三语直播架桥梁,特色农产 “走出去”
7 月 7日,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粤西风采” 实践团走进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北界镇结坡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实践活动。
华南师范大学 “粤西风采” 实践团开展中英俄三语助农直播,以语言作为桥梁,将北界镇特色产品 “邮福兴 ” 红黑米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多元化直播矩阵。直播中,成员用中英俄多语为推介,为大家解读了结坡村名字的由来,还详解了红黑米的 “生长密码”,让观众们更全面地了解了红黑米是如何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直播团队还使用了“红米‘健’,黑米‘康’,邮福兴把‘健康’包邮到万家” 的响亮口号,让观众感受产品价值与乡土智慧。
队伍直播内容突出了多个亮点:俄语小课堂、地名文化讲解、植物知识放送等,让直播成为 “助农 + 科普” 的双形式推广。三语直播的同时,还融入了“教学式带货” 、“采访+答题式直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除此之外,队伍通过改变直播场景,使其不局限于直播棚,而是走进乡间,结合当地旅游热门景点,通过“农产科普+温泉文旅+多语传播”,实现 “文旅+农业”的双向引流。团队还根据当地 “红黑米” 等产品设计卡通 IP 及文创周边,以年轻化表达吸引消费者目光,有效提升了特色产品在年轻群体中的关注度。
这三次直播的连贯发力,既展现了高校实践团的持续行动力,更以 “直播 IP 化” 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推广范本。秉持 “多语 + 新媒体 + 科技” 三重赋能理念,围绕 “1+1+1” 行动框架(新农模式探索、新思想引领、新智慧赋能),用青春智慧为这片土地注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新动能。
正如成员所言,地名是 “情感暗号”,红黑米是 “乡村名片”,我们通过直播用青春力量架起桥梁,让结坡村的故事与特产随 “邮福兴” 的包裹,为乡村振兴注入温度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