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江苏苏州姑苏区:在光影与指尖中触摸地球亿年变迁

“快看!非洲板块正在向欧亚板块靠近!”在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桂花社区教育中心内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近日,社区暑托服务点位的团员志愿者俞老师的一节地理课凭借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让同学们跨越亿万年时光,直观感受地球沧海桑田的地质演变,成为课堂里热议的焦点。

 

课堂伊始,俞老师没有急于展开理论知识,而是播放了一段精心剪辑的地质演化视频。屏幕上,原本连为一体的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海洋在板块张裂处诞生,山脉在碰撞挤压中隆起,冰川消长勾勒出气候变迁的轨迹…… 短短十分钟的影像,将地球 46 亿年地质历史中最壮阔的板块运动场景浓缩呈现。复杂的板块边界类型、地壳运动的驱动力等抽象概念,通过动态画面变得清晰可感,同学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屏幕,不时发出“原来喜马拉雅山是这样形成的”“大西洋居然在慢慢变大”的感慨。

视频结束后,俞老师趁热打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要点,并抛出“如果非洲板块持续北移,地中海未来会消失吗”的问题引发讨论。在热烈的互动中,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视频中学到的知识,更培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最令人期待的实操环节紧随其后。当俞老师分发超轻黏土时,教室里瞬间沸腾起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化身“地质工程师”,根据课堂所学动手制作板块运动模型。有的小组专注于模拟红海的扩张过程,用不同颜色的黏土表现新生的海洋地壳;有的小组则细致还原了安第斯山脉的形成,通过挤压黏土展现板块俯冲带来的造山运动;还有的小组别出心裁,设计了“泛大陆重组”挑战,在拼接黏土块的过程中加深对大陆漂移说的理解。

“原来板块碰撞时,不仅会形成山脉,还可能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 在调整黏土模型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时迸发新的感悟。俞老师穿梭在各小组之间,耐心指导大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当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板块模型完成时,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

下课铃响时,不少同学仍意犹未尽。这堂地理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桎梏,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光影流转中鲜活起来,在指尖操作中落地生根。正如俞老师所说:“地理不仅是课本上的文字和图表,更是地球亿万年书写的史诗。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同学们真正爱上地理,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观察世界。”(通讯员  张译飞)

上一篇: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走进河南开展“豫见烽火 书院传薪”暑期社会实践
下一篇:中国康茅二周年盛典启幕,合伙人招募共拓酱酒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