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档案 东南网6月13日讯(通讯员 林梅娥 文/图)泛黄档案诉说岁月沧桑,血脉记忆镌刻英雄荣光。一场跨越时空的烈士面容复原行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人物形象的还原,更是对英烈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尘封档案,揭开寻踪序幕 2025年,仙游革命纪念馆迎来第三次基本陈列改陈布展,工作人员整理旧档案时,发现傅子耀等5名烈士照片模糊不清、几乎难以辨认面容。“不能让烈士的模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带着这样的信念,6月1日起,在仙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带领下,仙游县革命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开启了为烈士画像,复原烈士容貌行动。 寻访烈士亲属 工作人员从档案中的只言片语入手,通过查阅同期战役记录、走访当地史志专家,逐渐拼凑出烈士生前的经历。以傅子耀烈士为例,档案显示其生于1910年,仙游县赖店镇人,中共党员,曾任莆仙工农游击队仙游县委书记。1933年4月,他在坝下筹款时被捕,5月25日在仙游县城北门外英勇就义。尽管烈士的英勇事迹在档案中有所记载,但关于其外貌特征的描述却寥寥无几,这无疑为画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血脉寻访,拼凑鲜活记忆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烈士外貌的信息,仙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县双拥办主任阮俊杰带队踏上了寻访烈士亲属和后代的征程。通过档案中的籍贯信息,工作人员来到烈士的故乡赖店镇罗峰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烈士的儿子傅仰连。“我没见过父亲,但听母亲说,父亲额头高耸,面容慈善,中等个子,走路带风,充满了精气神。”这些珍贵的口述回忆,成为复原烈士面容的重要依据。 艺术还原,重现英烈真容 在掌握了丰富的文字和口述资料后,专业修复人员和画家团队结合亲属外貌特征如眉形、眼型、脸型等,应用高科技手段在泛黄、模糊不清的烈士旧照片上一点一点地完善修复,画家们则以精湛的技艺为复原的面容赋予色彩和神韵。 重现英烈真容 经过数周的努力,5幅栩栩如生的烈士画像终于完成。当画像呈现在亲属面前时,烈士傅新池的侄儿傅玉辉眼含热泪,激动地说:“太像了,就好像叔叔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这幅画像不仅还原了烈士的外貌,更凝聚着对烈士的敬仰与追思。 这场跨越时空的烈士面容复原行动,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英烈的告慰。它让烈士的形象从模糊走向清晰,让后人得以“亲眼”目睹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英雄模样。下一步,仙游县将持续走访、挖掘、采集,为100余名仙游籍没有照片的烈士画像复原,并将制作成画册、数字化展品陈列展出,让后人得以跨越时空,与英烈“相见”。 |
莆田仙游:为烈士画像 让英烈形象跨越时空“重现”
来源:东南网作者:佚名编辑:丁桃日期:2025年06月17日阅读量:170

最新内容
- 四川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多项管理创新成果闪耀第七届丁香园中国医院发展大会
- 内蒙古:“健康养生·书画怡情”主题活动走进兴安南路街道大台什路社区——书画艺术与健康生活完美融合
- 感受皖南非遗根雕文化魅力,传承弘扬徽风皖韵传统文化
- “竹韵跨代·匠心传情”——湖南长沙恒华社区非遗竹编亲子手工坊
- “珠串承古韵,绳艺焕新颜”手串制作活动成功举办
- 非遗润童心,艺疗暖石牛——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青志协“小艺绘心”三下乡活动圆满收官
- 湖南长沙黎托街道:平安暑假 安全度夏
- 人工智能赋能养老服务的武汉实践: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奏
- 湖南长沙:十万支百合花 致敬星城守护者
- 温情相伴、共庆生辰——四川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托养病员集体生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