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3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北京法律科普进社区:聚焦财产继承 守护合法权益

秋日暖阳,法律送情。10月22日,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智慧养老产业项目办携手大兴区清源街道养老指挥中心举办智慧助老·社区公益行——法律科普活动,先后走进康秀园社区与枣园东里社区,为老年朋友们带来了两场直击心坎的法律科普。此次活动精准聚焦老年人最为关切的“身后事”——财产继承问题,用一堂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法律课,为老人们的晚年幸福与家庭和谐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屏障。

专业讲解,把“法言法语”变成“暖心话”

此次活动特邀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吴重洋律师、王小森律师从财产安全与继承角度,摒弃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将《民法典》中关于财产继承、遗嘱订立的核心条款,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案例和一句句朴实的“家常话”。

“咱们老人辛苦一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家里的那点事,怎么才能让积攒的财产顺顺当当地传给想给的人,避免家人日后起争执?”律师一句暖心的开场白,立刻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从遗嘱的不同形式讲起,到法定继承的顺序规则,讲解深入浅出,节奏不疾不徐,确保在场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听得明白、听得清楚”。台下,老人们或戴起老花镜认真看讲义,或侧耳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现场答疑,法律为“家事难题”送上“定心丸”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将整场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老人们不再满足于聆听,而是纷纷举手,将自己压在心里许久的困惑和盘托出,现场充满了真挚的交流与温暖的回应。

一位老人替邻居询问到:“我邻居有套房子,写了遗嘱,也去公证处公证了,遗嘱证明真有效吗?他父母已不再,但有兄弟姐妹,等他走了,他的兄弟姐妹们会不会来跟他的孩子‘抢’房子?”他的问题直接反映了许多老人对遗嘱效力及家族内部潜在纠纷的深切忧虑。

另一位老人则提出了更具代表性的困惑:“自己还健在,但两个孩子因为财产继承问题,老大起诉老二,而且自己也有兄弟姐妹,会不会也参与进来,现在该怎么办?”

面对这些具体提问,律师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与专业。并表示遗嘱公证的法律效力是非常高的。随后,他详细解释了不同形式遗嘱的效力层级,并针对第二位老人的问题,清晰地阐述了《民法典》中关于继承顺序的规定:“您的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而兄弟姐妹属于第二顺序。在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是不能参与继承的。只要遗嘱合法有效,您的意愿就能得到法律的充分尊重和保护。”

律师的解答如同春风化雨,不仅精准地提供了法律依据,更有效地抚平了老人们眉间的焦虑。一位阿姨在得到解答后长舒一口气,对邻座说:“这下心里可算踏实了,不然总是个事儿。”

活动在老人们意犹未尽的讨论中圆满结束。大家普遍感到,这堂法律课如同一颗“安心丸”,驱散了他们心中因不懂法而燃起的隐忧。许多老人表示,过去总觉得立遗嘱是件“不吉利”的事,对法律条款更是望而生畏,但经过专业讲解,他们认识到,提前用法律做好规划,恰恰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与爱护,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定心丸”。

本次公益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服务。它精准地回应了老年群体最现实的需求,将专业的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转化为守护晚年安宁的力量。未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智慧助老·社区公益行”系列活动将继续聚焦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升长者晚年的幸福感与安全感而持续努力。

 

 

上一篇: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中心:深耕矛盾化解 守护秋收平安
下一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司法所 开展“送法进商铺”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