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1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西藏民族大学毕业生赴藏建功,书写与高原的“双向奔赴”篇章

七月的咸阳,骄阳似火,西藏民族大学正在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又一批毕业生怀揣憧憬与期待,踏上前往拉萨的征程,即将在雪域高原开启人生新篇。从咸阳到拉萨,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场毕业生与高原共同成长的“双向奔赴”,见证着青年一代投身新西藏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拉萨街头热烈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从课堂到高原:青春理想扎根雪域

法学专业毕业生王锐是赴藏队伍中的一员。大学四年,他不仅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更通过学校组织的西藏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了对这片土地的认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当地的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王锐的话语中透着坚定。在西藏民族大学的课堂上,他总是坐在第一排积极参与讨论,“了解到西藏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后,就渴望亲身参与建设,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与王锐不同,新闻专业的格桑旦增是土生土长的西藏小伙。本科毕业后,他加入中国石油旗下某公司担任基层新闻报道员,跟随油罐车往返于新疆与拉萨之间。2025年年初,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旦增跟随物流车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为灾区提供带去油品保障与物资供应。“好记者永远在路上,老师的教导我一直记在心里。”格桑旦增用脚步丈量着高原,在一线记录着这片土地。

牦牛与油罐车队

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也为学生搭建了了解西藏的桥梁。2021级毕业生彭超回忆起2022年的雪天,“操场上藏族同学在大雪中跳锅庄舞的场景特别浪漫”,这样的文化交融让他对西藏充满向往。这些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在社团中挥洒激情的青年,毕业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西藏建设第一线。如今,王锐已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拉萨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法制宣传,“虽然还有很多要学,但前辈们的指导让我充满动力。”

从校园到岗位:身份转变中践行担当

初到西藏,毕业生们面临着从“应届生”到“建设者”的身份转变,挑战与成长并存。2021年毕业的李妙刚结束新员工入职培训,她将投身西藏工程建设领域。“很多施工设备还需要驴车马队运送,大家都很辛苦,我希望能尽快进入角色。”培训中,她不仅学习了西藏工程建设的特点与规范,更深刻领会了老一辈工程人扎根高原的精神。“我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将来,我会成为更多条天路的建设者”尽管作为女性需要更多适应,但她的眼神中满是决心。

高原上的“天路”

像李妙一样,许多西藏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初入岗位时都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迷茫到坚定的过程。他们将校园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有的在基层治理中化解矛盾,有的在产业发展中贡献创意,有的在文化传承中搭建桥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实现了个人成长,也为西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名副其实的雪域建设者。

校地协同:为高原输送青春力量

西藏民族大学在引导学生赴藏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开设西藏特色课程、组织实习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西藏的发展需求;同时与西藏各地用人单位合作,举办就业援藏专场招聘会,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区位优势与陕西高校优质资源,为培育担当新西藏建设的时代新人注入更深厚的力量。

从咸阳到拉萨,跨越的不仅是距离,更是梦想与现实的连接。这些毕业生带着知识与热情奔赴高原,高原也以广阔的舞台回馈他们的青春。这场“双向奔赴”,正书写着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发展、共进步的生动篇章。(文:西藏民族大学 赵华一)

上一篇:浙江省兰溪市云山街道黄湓社区:银龄婚纱圆梦行动,镜头定格岁月温情
下一篇:守护家庭温暖 促进亲子沟通 “爱驻我家,智慧父母”科普讲座走进阳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