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福学堂”培训课堂的技能碰撞中汲取灵感,自村民主动发声倡议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社区的热情里凝聚力量。2025年8月29日上午,由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村民委员会主办、成都三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老少共参与,环保筑幸福”—幸福村“学堂实践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在幸福村村委会三楼会议室热闹启幕。此次活动打破传统竞赛“单向灌输”模式,以“培训所学转化+村民主动参与”为核心,创新构建“老少搭档答题、实操情景模拟、实践成果分享”的互动体系,40余名村民踊跃加入,不仅让垃圾分类知识从“课堂”走进“生活”,更让自治队伍在实战比拼中锤炼实践能力,为幸福村打造“人人都是环保践行者、家家都是分类参与者”的社区新生态,埋下了充满活力的种子。
活动当天流程井然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在社工与志愿者的引导下,居民有序完成签到,为活动开展做好准备。九点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持人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流程,分发号码牌、桌牌、抢答器等物资,回顾了“幸福学堂”培训课堂内容,并着重强调垃圾分类对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性,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进入核心的垃圾分类体验环节。首先是分类知识“小课堂”,到场居民结合宣传手册和垃圾分类题库,快速掌握了垃圾分类基础常识;随后开展共四轮的知识问答,工作人员准备了丰富的垃圾分类常识题,第一轮是必答题,每个小组看题后举牌确定答案,旁边由计分员计分统计;第二轮是抢答题,每组分发抢答器在倒计时结束后按下抢答键,现场氛围活跃,居民们踊跃参与答题;第三轮是抽签题,每组抽一题回答;第四轮风险题,答错会扣两分,分数多的小组都积极抢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居民参与积极性高涨。
分数结算环节,居民以小组为单位凭活动中获得的积分兑换环保垃圾袋、环保手提袋等奖品,同时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前三名小组并颁发特殊奖励:牙膏、抽纸、洗衣粉,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参与活动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此次“学堂实践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是幸福村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项目的重要实践环节。一方面,通过互动体验与知识抢答,让居民切实掌握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要求及环保意义,显著提升了垃圾分类知晓率;另一方面,由自治队伍参与活动前期商讨和策划,有效锻炼了其组织协调、群众动员能力,推动“理论学习-实践落地”形成闭环。同时,以“老带新”形式带动邻里及小朋友参与,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参与环保的社区氛围,为建立幸福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